100*14角钢-125*14角钢-140*16角钢-200*125*18不等边角钢-200乘以20个厚的角铁-Q345B角钢生产厂家-200*125*14角钢-160*100*16不等边角钢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中心
 100*14角钢
 125*14角钢
 140*14角钢
 200*125*18不等边角钢
 200乘以20个厚的角铁
 56*5角钢
 Q345B角钢生产厂家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 相关资讯
·武钢集团江北公司首套6层智能车
·攀钢实现“开门红”
·高炉渣提钛产业化攀钢弘扬“鞍
·2016年,淮钢亮点纷呈
·韩国钢企积极建设智能工厂
·铁矿石期货创新高 分析师:淡季
·现代钢铁2016年净利润略增
·黄骅港综合港区10万吨级钢铁物
·黄骅港综合港区10万吨级钢铁物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治霾力度或进
·2017年江苏省要确保完成650万吨
·甘肃:房地产市场恢复增长 新增
·200乘以20个厚的角铁,反腐法致
·对于梅姨的“硬脱欧”,苏格兰
·200乘以20个厚的角铁,HPE拟收
>> 热点资讯
·12mm以上厚壁角钢货场
·Q345B角钢生产厂家,承钢加热使
·200乘以20个厚的角铁公式?茅台
·200乘以20个厚的角铁,“12·2
·首批人寿保险费改产品销行平常
·BDI指数涨逾1百分之百 海岬型船
·电塔,机械专用高标准国标角钢
·杨照乾:重整陕钢终了“拉后腿
·物流公司利润率低于5百分之百局
·不等边角钢
·主营各系列材质厚壁角钢
·200*125*14角钢每米重量计算公
·Q345B角钢
·力拓扩大产量思维规律:怎么样
·包钢整合杨圪塄矿业,Q345B角钢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56*3角钢 > 浏览正文
高炉渣提钛产业化攀钢弘扬“鞍钢宪法”精神的生动实践
作者:天津龙飞厚壁角钢销售 来源:www.tjxcd.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年02月23 【字体:


高炉渣提钛产业化攀钢弘扬“鞍钢宪法”精神的生动实践
2017-02-10 10:18:00   
  进入2017年,攀钢“一号工程”——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示范线开建在即。建设示范线,意味着攀钢向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强力推进,攀钢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实现了全流程连续稳定运行,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等国家领导人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列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一号项目,纳入“中国制造2025”。
  自“一号工程”启动以来,攀钢高举“鞍钢宪法”旗帜,传承弘扬攀钢精神,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核心理念融入全过程。尤其是以“大生产”组织和工厂化管理的模式推进项目进程,被称作颠覆性的变革。它打破了科技创新仅依靠科研人员来推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用事实论证了“两参一改三结合”,是攀钢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的思想武器。
  截至目前,由攀钢董事长张大德主持召开的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月度推进会就达22次,为“一号工程”明方向、定措施,为干部职工强信心、鼓干劲。总经理段向东等班子成员盯人、盯事、盯指标,督促各项措施尽快落地。
  攀钢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到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研究院完善工艺方案,破解生产环节技术难题;攀钢钒、钛业公司高起点、高标准、生态化抓好生产管控;工程公司、四川鸿舰、冶材公司等单位也全力参与到“一号工程”项目中。
  领导的决策能力、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职工群众的创造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一号工程”一步一步上台阶。
  “鞍钢宪法”指方向 开启攀钢新征程
  干群互动,问计献策,自上而下达成共识,确立“一号工程”;改革机制体制,以“大生产”组织和工厂化管理模式联合攻关,凝聚全员力量推动高炉渣提钛产业化
  环境越困难,刺激文明生长的积极力量越强烈。西方史学界的这一著名观点,也切合“鞍钢宪法”诞生的历史意义。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国际形势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毛泽东亲笔批示:“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鞍钢宪法”的宝贵之处在于真正探索出了适合新中国工业企业的管理模式。其“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核心精髓,让“鞍钢宪法”至今仍具有钢铁般的硬度和力量,在攀钢转型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就是弘扬“鞍钢宪法”精神的典型案例。
  广开言路开门纳谏
  专题研讨谋划发展
  2015年5月4日,攀钢在南山宾馆召开钛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张大德、段向东两位主要领导认真倾听攀钢钛行业领域领导干部和技术专家畅谈钛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如此高的规格讨论钛产业发展,这在攀钢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有的老钛业人在会上都激动得掉泪了。”钛业公司总经理王长民说,当天的会议完全是畅所欲言,张大德董事长鼓励大家直面现状,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
  正是这次会议,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攀钢虽然开创了钒钛磁铁矿中钛回收利用的先河,形成了从钛精矿、高钛渣到钛白粉、海绵钛、钛材完整钛产业链,但钛的利用率并不高。攀钢在国内钛行业的“王者之梦”,早在十几年前就做完了,曾经令攀钢人骄傲的中国钛白粉第一品牌R298,已经跌出钛行业“第一梯队”。近几年,攀钢在钛产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会议从下午2时一直持续到晚上8时。会上不同声音、不同观点,令张大德感慨万千,“一个企业只有一种声音,那是企业的悲哀。一个项目的命运不应该由少数几个人决定,而是由大家决定。”
  迈出这一步,看似普通,实则不易。这是攀钢领导班子充分总结攀钢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作出的明智选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脱离市场、脱离实际,就会出现乱决策的情况。只有让离市场最近,“看得见炮火,听得见炮声”的人参与决策,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凝聚共识精准聚焦
  “一号工程”应运而生
  让“看见得炮火,听得见炮声”的人参与决策,就是“真刀真枪”地干。在这次会议上,张大德将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再次提上议程。令人没想到的是,多数人对这个项目提出质疑。
  质疑,并非没有道理。高炉渣提钛也曾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皆因高钛型高炉渣的特殊性质,提钛难度极大,迄今尚没有实现产业化。
  攀钢自1970年投产以来,高钛型高炉渣储量达数千万吨。在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强力推动下,攀钢迈向了从高炉渣中提钛的进程。研究院副院长胡鸿飞从1991年就致力高炉渣提钛研究,对高炉渣提钛的每个阶段的推行过程都记忆犹新。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研究院率先首次提出以高温碳化、低温氯化、水洗尾渣工艺路线的思路,并对此思路进行了工艺探索;在2000年至2006年,再次在原有的工艺技术基础上进行补充验证。工艺技术基本打通,但并不完善,仍处于探索阶段。2008年至2015年,攀钢为推行高炉渣提钛产业化,兴建了高温碳化和低温氯化两条中试线。投入运行后,因经济技术指标不理想而被迫停产。
  “我们曾按照试验最好的参数,对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进行经济性核算,算出的结果是成本非常高,没有经济性,生产出来也挣不了钱。”曾任攀钢科技部部长的赵云,对高炉渣提钛产业化持怀疑态度。
  “理论是用来遵循的,更是用来打破的。”长达6个小时的会议,最终统一了思想,攀钢领导班子与参会者达成共识,在国家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进口矿价持续下跌,攀钢的铁资源优势消失殆尽的情况下,只有激发重大科技成果红利,才能拯救攀钢。而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就是攀钢扭亏脱困、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攀钢经济运行部部长杨秀亮说,攀钢每年产生700万吨高炉渣,如果全部利用,钛资源利用率将从现在的22%提高到50%以上,产出280万吨的四氯化钛,通过后续深加工形成200亿元工业产值,带动形成600亿元的产业集群,经济效益巨大。同时,此举将彻底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改变全球钛产业的竞争版图。
  变革体制创新机制
  全新模式合力攻关
  如果一项技术没有经济性,也就失去了价值。高炉渣提钛项目的价值不能只在实验室里,而要带来效益。如果一直在实验室“小打小闹”,何时才能承载起再创攀钢辉煌的历史使命?
  苦苦的思索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变革传统的科技攻关体制机制,确立“大生产”组织、工厂化管理的管控模式,领导人员、科技研发人员、一线职工一起参与进来,举全公司之力强力推进。
  “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不仅催生了一场管理革命,也充分表明了攀钢领导班子的战略定力。”赵云说,这一革命性的思路,再加上“一把手”的强力推动,带来了工艺、设备、技术、生产、成本等一系列的大突破,加快了科技成果转换的步伐。
  “一号工程”就是“一把手”工程。为保证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攀钢建立高炉渣提钛产业化保障机制,成立以张大德任组长、段向东任常务副组长,陈勇、马连勇、谢俊勇以及何玉章任组员的“一号工程”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
  张大德、段向东率队到攀枝花市、四川省相关部门,推广攀钢“一号工程”,寻求政策支持。在攀枝花市与攀钢地企合作第一次会议上,张大德重点介绍了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引起了与会人员高度关注。时任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当场表示,高炉渣提钛是几代攀枝花人的梦想,这一革命性项目,对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带动、示范作用,市政府将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经过前期艰苦努力,攀钢已经争取到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电价优惠。
  “大生产”组织和工厂化管理的模式,为科研人员从事科技研发创造了良好条件。在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下,研究院院长唐历,副院长胡鸿飞、朱胜友分别承担了公司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职责。“对于研究院内部,我们调动了钒钛化工所、冶金所、资源环境所、理化测试所为主力的优势力量,赋予项目带头人自主分配奖金等权力,80%的奖励用在科研人员身上。”唐历说,他们举全院之力,为“一号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积极寻求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真正将“科技强则企业强”的理念落实到了每一项工作中。
  发挥好生产单位的组织管理优势,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的成败。在第一次项目推进会上,攀钢就明确了攀钢钒、钛业公司要分别履行主体责任,从产线的稳定运行、产量提升、成本控制等关键问题入手,切实加强高温碳化线、低温氯化线的管控工作,行政“一把手”必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
  把领导决策、科技研发、规划发展、技改设备、生产管理等系统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方资源,聚合各方力量,是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工艺、设备、运行、规划设计、尾渣综合利用等5个专业组,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根据“科学求实、协作协同、开拓思路、穷尽方法”的要求,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合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工艺技术装备难题。
  机关部门按照“建体系、定规则、控运行、评效果、促改进”的思路,积极参与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科技部负责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运作,加强督察督办,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规划发展部组织产业化路径设计和推动示范线建设;技改与设备部推动技术研究与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设备制造有机结合;经济运行部研究项目生产管控工作;财务部建立合理的财务指标体系;安全环保部等部门积极介入,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鞍钢宪法”见行动 干群一心攀高峰
  把“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三结合”,体现在把管理者的决策能力、专家的创新能力、职工群众的创造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集思广益打通工艺,群策群力降低成本
  “鞍钢宪法”诞生以来,不仅影响了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思想,在西方的现代管理中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原新日铁社长、日本经团联会长稻山加宽,曾对原冶金部副部长周传典表示,他办新日铁,就是参照了“鞍钢宪法”,学习了“两参一改三结合”。
  “鞍钢宪法”强调“团队精神”、“团队合作”、“人本管理”,重视工人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恰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
  正是把“干部参加劳动”,体现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上。把“工人参加管理”,体现在强化企业民主管理上,攀钢“一号工程”才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工艺技术难点,保住低成本这条“生命线”,由此找到一条振兴攀钢的出路。
  盯人盯事盯指标
  会场变成解决问题的战场
  “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这是“鞍钢宪法”中干部参加劳动的总要求。
  在大多数职工群众的眼里,领导开会,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而这一次,攀钢领导班子却用实际行动,扭转了职工群众的印象。
  “无论是领导小组,还是各专业组,都有严格的工作制度。”攀钢科技部部长刘丰强介绍,各专业组每月15日前由组长主持召开工作会议,及时将上月工作及下月工作安排,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综合协调办公室。领导小组每月20日左右召开工作会议,听取上月工作汇报,布置安排下月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一级管一级、一级管住一级的管理模式,促进了相关单位在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队伍建设、机制构建、成本核算、生产链打造等方面加强合作,深入交流,共同推进高炉渣提钛产业化。
  总结上一个月的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个月的具体工作,这是月度推进会的“三部曲”。议程相似,会议内容却各不相同。尤其是面对张大德和段向东亲自提问环节,参会人员都表示“压力很大”。
  “如果当天的会议不去落实,下一次会议你就会很‘方’。”张大德这番话,让钛业公司总经理助理胥勋国印象深刻。为了不“方”,低温氯化中试线的设备运行等工作,成了钛业公司班子成员的第一牵挂,双休日都要去现场看看,才能放下心来。有相同感受的,还有研究院钒钛研究所的尹国亮博士,“每次看见杨仰军所长准备推进会材料,感觉就像去参加答辩会。”
  盯人、盯事、盯指标,让会场变成了解决问题的战场、经验交流的课堂,为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打开了“绿色通道”。攀钢钒总经理赵永平特批一名从事资源综合利用专业的研究生到高温碳化作业区,充实技术力量;钛业公司成立“一号工程”项目部,并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项目部……
  22次推进会,月月有重点,次次有亮点,强力推动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各项工作上台阶。
  “大生产”模式联合攻关
  大胆突破工艺技术难点
  以“大生产”模式联合攻关,是攀钢推行“一号工程”的革命性举措之一。攀钢钒、钛业公司将“一号工程”推进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由各级主要负责人一抓到底。
  2015年5月,钛业公司接管低温氯化中试线,交由海绵钛分公司管理。面对复杂的工艺,钛业公司坚持“加快运转、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强力推进。同年11月,钛业公司成立高炉渣提钛项目部,组建专人团队负责低温氯化中试线,80后的李亮成为该项目部经理。
  “我们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3岁。当初组队的时候,领导告诉我,除了钛业公司班子成员不能挑,其余任何人我都可以挑。”李亮说,钛业公司为低温氯化中试线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李亮和他的团队以最优的业绩,回报了钛业公司对他们的厚爱和信任。
  短短一年时间,低温氯化中试线相关工艺技术不断突破,仅氯化炉就更新到了第三代。每更新一次,产量、质量等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就提升一个档次。原料上料、进料、除尘、烟道系统等关键工艺技术,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每一项技术突破,每一代氯化炉改进,都是群策群力的具体体现:在总结前一代炉子的经验基础上,研究院专家从理论上制定出方案——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判断其可行性——设计院变成工程图纸——现场技术人员、操作工对工程图纸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四川鸿舰制作——工程公司技术人员现场安装调试。
  群策群力,让复杂的事变得简单。在研究院等单位的共同推动下,提钛尾渣处理技术同样取得了明显突破。
  相比钛业公司突破工艺技术难点的艰辛,攀钢钒在降低工序成本方面走出了一条“曲线救国”之路。
  2015年,攀钢钒接手高温碳化中试线管理,肩负起了降低高温碳化工序成本的重任。“‘一号工程’的经济性能不能体现出来,与高温碳化工序的成本紧密相连。”赵永平说,通过工艺的改进,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一直是攀钢钒的主攻方向。
  然而,攀钢钒在炼钢厂成立高温碳化作业区之初,具有冶炼工作经验的职工少之又少。“整个班组,只有我一个人有过碳化渣生产经验。”高温碳化作业区倒班作业长郭伟说,职工基本的生产经验都不具备,要想通过改进工艺降成本,谈何容易。
  面对成本压力,攀钢钒选择“曲线救国”,首先解决职工岗位技能欠缺这一“硬伤”。他们按“大生产”模式成建制地组织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迅速熟悉工艺及装备技术,尽快“上手”。职工用油笔在设备上标注名称、在操作箱上张贴操作标准等“笨方法”,快速掌握了本岗位的操作技能。
  在此基础上,攀钢钒历经4次大失败、9次小失败,干部职工连续3个月摸爬滚打在现场,屡败屡战,持续改进,不断突破工艺设备老旧、工序复杂、工作效率低,不具备产业化生产等瓶颈,采用新的工艺生产碳化渣。
  对此,有专家却提出了不同看法,“采用新工艺生产出的碳化渣,是否满足下道工序生产要求?”面对质疑,攀钢钒克服一切困难,将1吨采用新工艺生产出来的碳化渣送往实验室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理化指标达标。
  在攀钢科技部、经济运行部等部门多方协调下,采用新工艺生产出来的碳化渣,又在低温氯化中试线现场进行了多轮试验。结果再次证明,采用新工艺生产出的碳化渣活性良好,完全满足下工序生产条件。
  至此,碳化渣新工艺正式落地,为高炉渣提钛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一号工程”向低成本迈进。
  突出低成本“生命线”
  群策群力降低成本
  “一号工程”既是攀钢转型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也是攀钢和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希望所在。打通工艺技术难点,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集中力量解决好规模化和经济性,是攀钢干部职工要翻越的又一座大山。
  对于“一号工程”的成本,攀钢一改以往由集团公司“大包大揽”的做法,改由单位负主体责任。项目领导小组根据市场情况,分别设定了高温碳化、低温氯化产品单位制造成本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如果攀钢钒、钛业公司在规定时间没有完成阶段性成本目标,其超出部分的成本则自行消化。
  压力之下,相关单位和部门穷尽潜能降低各工序成本。高炉渣提钛产业化的成本大户——高温碳化工艺的吨渣电耗,被列为突破重点。
  2016年8月20日,在攀钢钒高炉渣提钛项目推进会上,赵永平号召干部职工向炼钢厂高温碳化作业区学习,学习他们以非理性思维降低电耗的创新精神。
  早在2015年高温碳化作业区成立之初,杨仰军等专家对吨渣电耗进行了理论测算,并提供了相关思路。结合现场实际,高温碳化作业区经过持续攻关,不断改进,吨渣电耗降幅超过55%,由此带动吨渣成本降幅达73%,为“一号工程”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接管高温碳化中试线一年多时间以来,攀钢钒干部职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专利技术研发达到100余项。先后总结提炼了“谢开良碳化渣电炉冶炼操作法”、“冯鹏—郭亮碳化渣电炉高效冶炼操作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碳化渣电炉冶炼模式。
  成绩的背后,有汗水,也有泪水。为提升岗位技能,电炉班班长雷泽江经常泡在现场摸索、学习,成功破解了过程渣排渣不畅的瓶颈;发电厂的转岗电工贾辉,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冶炼、天车、变配电工多个工种技能,取得了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电炉冶炼工唐勇,安顿好生病住院的妻子,立即返回岗位;电炉班长李伟带领职工连夜清理近10吨的溜槽积渣,为连续试验创造条件……
  针对低温氯化工序对碳化渣的粒度要求非常高的难点,攀钢钒与钛业公司协同攻关,共同改进。攀钢钒改造风选设备,竭尽全力让碳化渣的粒度满足下道工序。钛业公司也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扩大碳化渣粒度使用范围。经过反复试验,效果明显。
  氯化炉中的内衬材料,原本由北京一家公司供货,价格高、周期长、距离远,影响项目进度。为此,钛业公司和冶材公司通力协作,研发出了新的耐火材料。“新材料成本低、周期短、效果好。”胥勋国称,只要现场需要,冶材公司、工程公司、四川鸿舰等兄弟单位随叫随到。
  类似这种依靠群众的智慧降低成本的故事,贯穿了“一号工程”整个推行过程。
  “鞍钢宪法”放光芒 转型之路越走越亮堂
  “一号工程”实现全流程连续稳定运行,成本完成了预定的第一个台阶目标,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弘扬“鞍钢宪法”精神,穷尽一切办法,使出浑身解数,走通“华山一条路”
  鞍钢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钢铁摇篮,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业绩,也在攀钢建设初期,为攀钢输送了大批管理、技术人才。
  面对钢市亏损的严峻形势,攀钢深入贯彻“鞍钢宪法”精神,开展“网络问企”,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热情,形成合力,共闯难关。
  尤其是在“一号工程”推进过程中,“鞍钢宪法”成为干部职工打通工艺、降低成本的有力武器。它将领导干部、科研人员和职工群众捆绑在一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干部生活在群众中、职工活跃在管理上。
  穷尽无限潜能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2016年7月19日,攀钢“一号工程”第16次月度推进会如期举行。在这次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汇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一号工程”所有环节的关键技术已突破,完成了预定的第一个台阶目标,具备了产业化条件。
  在攀钢“一号工程”推进会史上,这次会议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
  “职工群众中有无穷的智慧,就看我们的干部有没有本事去激发出来。”张大德的话,激发了干部职工穷尽潜能求突破的热情。
  吨袋,是高温碳化作业区向低温氯化输送原料时所用的袋子。受场地限制,钛业公司采用破坏性方式卸料,导致吨袋用一次就丢弃。如果回收吨袋,必须整体升高厂房,工程很大,造价也很高。
  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吨袋回收一直无法解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天,胥勋国和一位从事结构件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厂房地形,该技术人员灵机一动说,直接在厂房上开个天窗就能解决。在工程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协同下,仅用2万元便解决了吨袋回收难题。
  在这场只能胜不能败的战役中,每节约一分钱的成本,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指标改善的背后,都是千百次的试验和摸索。
  曾经,高温碳化作业区因磨渣设备老旧,磨出来的渣粒度无法满足下道工序要求,只有靠人工筛。作业区副作业长龙飞虎回忆说,2015年中秋和国庆,作业区干部职工加班筛渣,筛子都筛烂了,硬生生筛了300吨料来保下道工序。
  历经千辛万苦,攀钢钒终于通过改造磨煤的旧设备,磨出了符合下工序要求的渣,破磨吨渣加工成本直降214.8元。
  梦想照进现实
  攀钢会让世界刮目相看
  2016年7月27日下午,在“我们的力量——穷尽潜能大家谈”访谈活动中。张大德的讲话,将活动推向高潮:“给我们三年时间,攀钢一定会让世界刮目相看。”
  豪气,来自底气。瞄准每年700万吨高炉渣全生态化利用目标,攀钢坚持“以我为主,开放联合;统筹考虑,分步实施;面向市场,模块复制”的总体思路,按照模块化复制和阶梯式发展的整体规划,将分步实施“示范线——样板线——生产线”建设。到2022年,攀钢将实现100%的高炉渣提钛产业化利用,助力中国钛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不怕从零起步,只怕从未开始。高炉渣提钛产业化项目的顺利推进启示我们:再大的瓶颈,只要领导层强力推动、机关部室紧密配合、基层单位强力执行,就一定有突破的可能;再难的项目,只要领导干部、科研人员和一线职工群策群力,共同发挥作用,就一定能快速推进。
  历史总是在回望与对照中深刻地显现,高炉渣提钛产业化成功做法的背后,有攀钢人的豪情壮志,也有信心决心,激励我们沿着前辈的足迹,奋力开创新攀钢建设新局面。

 

公司简介 | 产品中心 | 100*14角钢 | 125*14角钢 | 140*16角钢 | 200*125*14角钢 | Q345B角钢生产厂家 | 友情链接
天津信宏厚壁角钢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QQ:510995606 网站后台
电话:022-58657077 022-58654650 手机:18222225557 13920874577 13820319757 联系人:许经理 陈经理 地址:天津静海县大邱庄工业园崔庄子开发区